大家早上好!
我是高二(16)班的華辰月,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“學習防災減災常識,提高防災減災意識”。
同學們,大家還記得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嗎?一瞬時,山崩地裂,家園損毀,生命消逝。熟悉而溫暖的家園被撕裂成破碎的廢墟,天真爛漫的笑臉被奪去花一樣的童年,鮮活的生命一瞬間被生死分離,還有許許多多的夢想,被殘忍無情地摧毀掩埋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那場8級地震,造成將近7萬人遇難,37萬多人受傷,1萬8千人失蹤。這是多么巨大的災難??!愿地震中的逝者安息,愿生者加油,愿所有的生命不管何時都能得到一樣的尊重。為了表達對災害遇難者的追思,增強全民憂患意識,提高防災減災能力,自2009年起,國家將每年的5月12日,設立為“防災減災日”。
明者遠見于未萌,智者避危于無形。面對不期而至的災害,多一點防災減災的意識,就多一份生命安全的保障。在全球氣候變化和我國經(jīng)濟社會快速開展的背景下,近年來,我國自然災害損失不斷增加,重大自然災害乃至巨災時有發(fā)生,我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復雜,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。作為有知識的青少年,我認為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:
首先,我們應該積極參加學校安排的每一次應急演練活動。認真對待每一次演練,以正確的態(tài)度,珍惜每一次為自己生命安全加分的機會,做到居安思危。
其次,我們還應該在課內(nèi)外多了解災難的起源和自救的方法。在日常校園生活中,我們要注意:上下樓梯靠右行,不推不擠,安全有序行走;不在班級、走廊等處追趕、打鬧,更不能翻越校園圍墻、圍欄,要時刻關注自己與他人的安全。同時,我們還應該積極參與社區(qū)的防災減災活動。參與防災培訓,了解本地區(qū)的災害風險和應急措施。我們還可以與家人一起制定家庭的應急計劃,準備好必要的應急物資,確保家庭成員在災難發(fā)生時能夠安全撤離或得到防護。
同學們,讓我們攜手同行,從現(xiàn)在做起,從你我做起,關注生命安全,共同筑起防災減災的堅固屏障,共同創(chuàng)造一個安全和諧的社會環(huán)境。
我的演講到此結束,謝謝大家!
來源:學生工作處 作者:華辰月 攝影:馬俊傲 審核:張紅梅 終審:李小超